学院快讯

首页 > 学院快讯 > 正文
【国情观察】黄山市黄山区社区互助养老社:创新养老模式,打造幸福晚年
作者:徐嘉欣、郑东蕊  编辑:汪伦   发布时间:2025-07-31  发布来源:经济学院    浏览次数:

为真切触摸当下养老模式的脉动,将中华传统里“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温情代代相传,7月30日,武汉纺织大学的徐嘉欣和郑东蕊两位同学,特地走进黄山市黄山区社区互助养老社,用脚步丈量这份特别的“夕阳红”。

一踏入这里,她们便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气息,这家互助养老社自2017年诞生以来,凭着独一份的养老巧思和热热闹闹的活动,成了不少老人的“心之所向”。退休的老干部来了,注重生活品质的老伙计也来了,如今已有1700户老人在此安家,入住率达40%。这些长辈多在60到70岁之间,身子骨硬朗、能自理生活,不少人还带着“活到老学到老”的精气神。

这里的模式挺新鲜:将房地产与养老服务拧成一股绳,老人们买了房,就能享受到互助养老的贴心服务。而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那些藏在细节里的 、“暖心设计”。比如“时间银行”,像极了 0年代的劳动积分制,老人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就能攒下积分,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还添了份盼头,越活越有劲儿。还有十几个养老互助协会,涵盖游泳、下棋等活动,老人们总能找到合心意的圈子,聚在一起聊聊天、露两手,日子比年轻人还充实。

养老社分三期,第三期的康养互助楼更是“宝藏地”:一楼图书馆里,有的老人围坐下棋,楚河汉界间杀得不亦乐乎;有的老干部捧书品读,阳光洒在书页上,岁月都慢了下来。二楼演出筹备室里,锣鼓声、排练声此起彼伏,老人们穿着鲜亮衣裳,敲敲打打、唱唱跳跳,眼里的光比舞台灯还亮。三楼乒乓球室更热闹,球拍挥舞间,笑声、喝彩声混在一起,哪像年过花甲的长辈,分明是活力满满的“老小孩”。

在这里,老人们不单住得舒服,更重要的是心里暖。互助中结下的情谊,活动里找到的乐趣,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不再是口号,而成了每天上演的日常。黄山市黄山区社区互助养老社的探索,像给中国养老事业开了扇新窗户,让人看到养老原来可以这么有滋有味。说不定哪天,这样的温暖模式会走进更多城市,让更多老人笑着迎接晚年。

这次探访,徐嘉欣和郑东蕊不止看懂了养老社的运作,更被老人们脸上的笑容深深打动。原来,给长辈幸福晚年,不只是提供住处,更是给他们能发光发热的小天地,让尊严和快乐常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古人的智慧在这个养老社有了最生动的注解。或许,这就是养老该有的样子 —— 让每位老人被温柔以待,在岁月余晖里,活得从容、精彩。而我们能做的,就是把这份温暖传得更远,让更多夕阳红,都这样灿烂。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武汉纺织大学经济学院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阳光大道1号 邮编:430200 电话:027-59367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