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

首页 > 党群工作 > 理论学习 > 正文
【习近平经济思想26】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精髓要义
作者:毛科俊、张瑾  编辑:刘园美   发布时间:2023-02-26  发布来源:《中国纪检监察》    浏览次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分析和系统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成就和历史经验,深邃思考和科学把握关系新时代经济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继承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基础上,创造性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引领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了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立足国情、放眼世界、引领未来的科学理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为做好新时代经济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必须深刻把握、长期坚持、全面落实。

深刻领悟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大意义

一是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成果。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习研究运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习近平经济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创造性提出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立和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新发展格局等新的重大理论成果,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出重要原创性贡献。

二是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独立探索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新的实践相结合,围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所有制、分配制度、经济体制改革等重大问题展开深入探索和实践,形成了许多重要理论成果,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我国国情和发展实际,在继承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根本立场、指导原则、路径选择、鲜明主题、战略举措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特别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

三是提供了指引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习近平经济思想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具有广阔时代背景、深厚理论渊源和坚实实践基础,是指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思想武器。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导下,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续写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当前,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变化。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经济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确保我国经济发展行稳致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认真学习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基本内容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在总结经验、指导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2015年11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总结了我们党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指导经济发展实践所形成的新的理论成果。201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成功驾驭了我国经济发展大局,在实践中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2021年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重大理论和理念。习近平经济思想体系完整、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我们要不断深化对这一思想精神实质、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的认识。

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抓住了中心工作这个牛鼻子,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其他工作就可以更好展开。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全面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水平,是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政治制度的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保证我国经济沿着正确方向发展,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切实把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品格。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注重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正确认识党和人民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是我们党明确阶段性中心任务、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同时是其中经过几十年积累、站到了新的起点上的一个阶段,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要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为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坚持以辩证思维看待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新挑战,充分发挥继续发展的战略性有利条件,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坚持新发展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许多重大理论和理念,其中新发展理念是最重要、最主要的。新发展理念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

构建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是适应我国发展新阶段要求、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穿透循环堵点、消除瓶颈制约;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实现良性循环,建设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强大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和稳固的基本盘,形成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吸引力、在激烈国际竞争中的强大竞争力、在全球资源配置中的强大推动力。

推动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发展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实现高水平供需平衡。

坚持和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既体现了社会主义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不断缩小收入差距。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部署实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战略是从全局、长远、大势上作出判断和决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关系全局、事关长远的问题作出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实施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完善城市化战略,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城镇化,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创新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

大力发展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我国发展的本钱,也是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经济竞争力;经济竞争力,还是要抓实体经济。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产业基础能力、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生活为根本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放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要树立全球视野,全面谋划全方位对外开放大战略,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走向世界,坚定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全球发展倡议落地落实,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要强化风险意识,常观大势、常思大局,力争把可能带来重大风险的隐患发现和处置于萌芽状态。统筹推进各领域安全,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重视解决好水安全问题,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保障国家网络和信息安全,确保生态环境安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坚持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仅要有正确思想和政策,而且要有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我国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坚持系统观念,从系统论出发优化经济治理方式,运用辩证法,提高统筹谋划和协调推进能力。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既要以目标为着眼点,在统筹谋划、顶层设计上下功夫,以增强方向感、计划性;又要以问题为着力点,在补短板、强弱项上持续用力,以增强精准性、实效性。保持战略定力,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

深入领会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实践要求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归根到底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更大的功夫,自觉做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有力传播者。

增强政治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并强调善于把握政治大局,使讲政治的要求从外部要求转化为内在主动。经济的背后都是政治,党员干部要善于用政治眼光观察和分析经济社会问题,善于从讲政治的高度思考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政治能力、战略眼光、专业水平,敢于担当、善于作为,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好。

加强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员干部一定要加强理论学习、厚实理论功底,自觉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观察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要做到全面系统学,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把习近平经济思想放到党的理论发展的历史脉络中,放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中深入学习把握;及时跟进学,自觉主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不断提高理论学习的时效性和精准度;深入思考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努力把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每一点都领会深、领会透;联系实际学,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和生动实践。

更新思维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同志一定要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谋划经济社会发展,要善于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坚持战略思维,从战略高度把握全局,牢牢掌握战略主动权。坚持创新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变革创新。坚持辩证思维,善于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处理好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等关系,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坚持法治思维,把对法治的尊崇、对法律的敬畏转化成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法治的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有效防范和化解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

狠抓工作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崇尚实干、狠抓落实是我反复强调的,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强大真理力量,需要在真抓实干的工作实践中充分展现。经济工作是中心工作,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要担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亲自抓、亲自管。干部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一茬接着一茬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加强干部教育培养特别是年轻干部培养,提高经济管理专业化科学化水平。加强对敢担当、善作为干部的激励保护,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更广泛更有效调动干部队伍积极性。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武汉纺织大学经济学院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阳光大道1号 邮编:430200 电话:027-59367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