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故事

首页 > 校友工作 > 校友故事 > 正文
校友访谈录8 | 杨诗迪:由学生到老师,让爱在延续中流淌
作者:杨诗迪、杨瑷嘉  编辑:刘园美   发布时间:2025-02-16  发布来源:经济学院    浏览次数:

“校友访谈录”是一个旨在连接过去与现在,对话历史与未来,展现学院育人传统与精神传承的专栏。

校友分享他们的求学历程、职场经验、创业心得和人生感悟,既是一部生动的个人奋斗史,也是母校教育理念的成功实践,更是对在校学子的精神引领与激励。

“校友访谈录”不仅记录了每一位受访者的成功足迹,更承载了他们对母校深深的情感寄托和对学弟学妹们的热切期待。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搭建起校友与在校生之间交流互动的桥梁,让广大师生能够从校友们的经历中汲取力量、启迪智慧、坚定信念、明确方向。

让我们共同期待每一期的精彩访谈,在他们的故事里找寻成长的力量,在他们的分享中见证梦想的绽放。诚挚欢迎校友们积极参与,共绘一幅充满温度与力量的风采画卷,一起书写属于我们的精彩篇章。

本期我们对话的是我院2024届金融硕士毕业生杨诗迪学姐。她成功考取武汉市教师编,现任职于青山区吉林街小学。由青涩走向成熟,从学生变成老师,这一路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又会遇到什么困难?接下来,请跟随我们的脚步一起去见证她的蜕变之路。

1.您在经济学院求学期间,有什么记忆深刻的人或事?

研究生期间我们课题组一起参加过许多学科竞赛,我记得有段时间我们一起撰写金融教指委案例论文,大家有好的想法会发在群里一起讨论。导师倪武帆教授也非常鼓励我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我们进行思维碰撞,有时候灵感来了会讨论到凌晨。经过我们课题组的共同努力,最终撰写的文章成功入围。这段经历对我来说印象深刻。

2.您觉得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生活给您带来的是什么?有什么特别的感触?

在经济学院求学期间,我师从倪武帆教授,倪老师在我研一入校时就从学习、工作以及生活三个方面教导我,倪老师是一个工作特别细心的人,会帮助组内每位弟子制定研究生成长规划,我在硕士阶段写的论文、计划书,倪老师都会逐字逐句修改;在我面临择业时,倪老师也会用自己的人生经验给我提出建议。在校时我常常与倪老师说“您就是弟子们的大家长”。正是倪老师教会了我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让我在纺大收获了成长,未来我也想成为和倪老师一样对学生负责的老师。

图片

3.您是在一个什么样的契机下选择从事小学教育工作?

由于我在本科期间考取了教师资格证,在研一的时候发现武汉市教育系统专项招聘是针对应届研究生的,有部分岗位是向我们专业开放的,所以一直在关注相关信息。

4.从学生到教师,您是如何适应这一角色转换的?

教师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学习者,而是肩负着引导学生学习的重任。我需要理解并接受这个新角色,以及它所附带的责任。一是了解学生:与学生、家长以及班主任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特点、学生学习方式和对知识的吸收理解能力。二是上课前备好每一节课:不打无准备之仗,充分调动学生潜能,将课堂还给学生,自己拿不准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会与教研组长讨论。三是向优秀的前辈、同事请教:在学校“青蓝工程”师徒结对中,请导师来观察我的教学实践,通过导师的教学评价反思自己的教学效果,认识到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四是转变心态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5.您研究生学的专业是金融,现在从事数学教学,赛道或聚焦点的转换,对您来说,是否有什么困难?职业与专业没有实现完全匹配,对您来说,有遗憾吗?

没有遗憾。虽然我没有从事所学金融专业对口的相关工作,但教育事业是我所热爱并且适合我自己的。而六年金融专业的学习,恰恰培养了我的沟通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这些都为我的教师执教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6.您在任教期间,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又是如何克服的呢?

最大的困难莫过于刚入职经历的很多“第一次”,有第一次调课、第一次公开课、第一次放学、第一次处理突发事件、第一次家长会,第一次家访、第一次研学活动等等。作为一名新教师,这些都是成长路上的必修课,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也是在不断的调整心态,抱着一颗学习的心积极应对。现在一个学期结束了,自己的工作也顺下来了。

图片

7.有哪些温馨的片段让您感受到成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价值吗?

印象最深刻的片段就是11月底代表学校去参加区级公开课比赛,在离开赛点时发现授课学生从教学楼一直跟着送到了校门口,并说“以后杨老师还能来我们学校上课吗?”。这一刻被学生的真诚与善良所感动,也激励着自己提升教学能力与水平,让更多的学生喜欢上我的课堂。

8.您有什么话想对学弟学妹们说吗?

即将求职的你们,一定要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如果在求职阶段遇到了困惑,多与身边的家人、老师以及辅导员沟通来调节自己的心态。祝愿大家都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武汉纺织大学经济学院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阳光大道1号 邮编:430200 电话:027-59367570